本项目承接的12万平方米科技园区长期受困于三大症结:
痛点1
能耗监测依赖人工抄表导致数据滞后15天以上
痛点2
中央空调系统无法应对东西区5℃体感温差,引发员工持续投诉
痛点3
暖通设备故障平均响应时间长达45分钟,曾因冷冻机突发停机造成实验室样本损毁

基于物联网与AI技术的综合能源管理平台,实现能耗可视化、调控智能化、运维自动化
本项目承接的12万平方米科技园区长期受困于三大症结:
我们为园区部署2048个LoRa传感器(P40),形成覆盖地下管网、配电室、暖通机组的监测网络。这些设备实现±0.1℃水温波动监测精度,对管道流量异常敏感度达5%。
同步建设的3D数字孪生平台(P5)集成门禁、照明、空调等12套子系统,将地下管网锈蚀、阀门微渗等隐形问题转化为可视警报。
基于实时气象数据与会议室预约信息,AI负荷预测模型生成区域供冷策略。当西晒导致玻璃幕墙温度升高时,系统自动收窄西南侧管网阀门开度,同步提升东区送风量(P8)。
照明系统与工牌定位联动,实现人离灯熄的精准控制。搭载红外热成像仪的巡检机器人(P10)每日执行设备点检,其0.3mm螺栓腐蚀识别精度替代人工肉眼判断。
运维团队缩减30%编制(P22),6名原值守人员转型为数据分析师。故障响应时间压缩至5分钟内,2023年成功预警冷却塔泄漏,避免直接损失280万元。空调系统通过分项计量锁定冷冻站效率漏洞,结合动态调节策略使综合能耗下降8%,仅冷冻水温度优化单月节电27万元。
该体系的核心价值在于三重能力融合: